1.空壓機材質問題:
由於材質差、膨脹係數高,迫使空壓機的螺杆間隙大、磨損快,造成壓縮回流,效率和德國標準比下降23%;例如同樣Φ100直徑的轉子,一秒一個回轉,德國主機可以壓縮出1.0升空氣,國產主機僅壓縮出0.8升。如要壓縮出1.0升,提高轉速的空壓機就會磨損更快,甚至會咬合抱死,唯一辦法是采用大一號的主機,但結果是造成拖動負荷大,電機配備功率大。
2.空壓機型線問題:
由於型線的技術壁壘,壓縮效率和德國標準比下降12%。好型線的壓縮效率高,但基本都被專利了。如德國製造雙螺杆已曆經一百多年了。所以為提高效率,也隻能采用大一號機頭。
3.空壓機設備問題:
加工設備屬於通用化,而非專業化。(有人用英國的機床加工,竟被說成是英國產的主機。)
4.空壓機製造人員問題:
技術人員的不穩定性造成產品質量進一步地降低。 我們不能說國內的技術人員素質低,但不能和德國技術人員的心態相比。
原因:國產機本身售價低,相當於給技術人員收入低。心態問題、人員流動問題,造成質量不穩定。德國人相對的福利好、做事嚴謹、專注,甚至是一輩子也在做一道工序,因而品質精湛且統一性好。
國產空壓機的機頭狀況:
用大一號的機頭命名為2級能效,一般為軸聯傳動。不知道的客戶誤以為主機大就是效率高,實際買來的卻是個低效的電老虎。用小一號或者次一檔的機頭命名成3級能效,一般為皮帶傳動。這樣的機組效率更加低,而且轉速高,磨損快,經反應同功率的效率遠遠小於普通活塞機!